农百科 > 乡村民俗
导航

满族丧葬习俗 满族的丧葬流程,习俗禁忌

作者:Berg 1983

到百日这一天服丧期满,脱孝服,因此是大祭日,百日大祭后还有周年也是大祭。平常对死者传统的祭日是清明节,它不同于汉族的清明扫墓,满族在清明祭祀日要在墓前插“佛朵(佛花)”,“佛朵”是用柳树枝儿,或用苞米棒子,在上边糊彩色纸条或彩色布条,将它插在坟头上,其用意是为死者祈福。这是满族所独有的风俗。其他祭祀日子是七月十五日(中元节)、十月初一(送寒衣)烧包,将纸剪成衣服样子,装在纸袋里,上边写着死者的姓名,即送给谁。再有除夕要去祖坟为祖宗送席,按嫡系祖先顺序摆供桌。

  满族的坟茔地与汉族没差别,一般是靠山面水。墓地的坟排列形式由长及幼,成燕翅形。祖父的坟与孙子的坟在一个线上,均是这么往下错落着。立祖中间,父子不同行。一些做官的坟前有诰封碑。

  满族的丧葬流程

  ① 备材:

  在老人50岁以上时,子女为老人上山砍木头,一般是果松(红松),请木匠做两口鞑子荷包(棺材)准备着,俗称“旗材”。城市里一般都不备材,人死后,直接到棺材铺购买。

  ② 丧仪:

  早期满人讲究丧礼。当家中死者弥留之际,便更易新衣,俗称“穿寿衣”。灵床放在南炕前,头西脚东。断气之际,全家老小不许哭喊,静静地等候老人安静离开人世。人死后,白布(纸)蒙脸,用白线绑住双脚,这叫绊脚丝(入殓时打开),还让死者两手攥两个硬币,表示死后有钱花。还要把一只公鸡用手捏死,放在死者头前,叫做“倒头鸡”。这时大家开始哭啼,哭得有声有韵,哭的内容都是死者生前的优点好处,这叫“哭九场”。满族长辈人去世,儿女穿白色孝衫。孝衫一般过七天后才脱下,等到百日后再穿孝衫上坟烧纸,然后脱孝。

  ③ 挂布幡:

  老人一咽气,首先在院子西南处坚起一个七米长短的木杆子,木杆顶端悬挂大红布幡,俗称“魂幡”。布幡一经悬挂出去,亲朋故里纷纷而来。在灵前叩头之后,男左女右,分列两旁,直到夜间。直近亲友还要轮流在灵前“守夜”。“守夜”的人不能睡觉,天冷时拢火堆取暖。丧家要准备酒和食品,供“守夜”的人饮用。

  ④ 入殓:

  择吉日吉时举行入棺仪式。棺材放在南窗下,棺内糊纸,然后把筛过的土铺在底层,土上再铺一层黄纸,放上七个铜大钱,这叫“垫背钱”。尸体从屋里抬出时,不准天日照死人,不准从房门抬出死人,因为房门是活人走的,忌讳死人经过。所以入殓处,用遮盖物支上棚。尸体由窗户抬出,长子抬头,其它儿子抱脚,装入棺材叫入殓。

  ⑤ 停灵:

  停灵要根据家庭经济情况而定。人死停灵一七、三七、五七、七七不等。生活富裕的家庭,长辈人死可停灵七七四十九天,生活困难的家庭人死后随时出殡。近些年一般都停灵三天,分大三、小三。小三指晚上死时就算一天,大三指晚上死不算一天,而且入殓和出殡同时进行。停灵时,“孝子”不能离开灵棚,朝夕守灵。 除合亩制地区不许为老人备棺材外,其他黎区有为老人备棺习惯。

  ⑥ 出殡与下葬:

  满人出殡必择单日,说双日出殡意味死双人,不吉。那天一早,要派人到祖坟地“打井子”,先由外姓人把锹土取出放在一边,准备下葬时使用,然后大家一齐往下挖,挖到二尺八寸深,就不往下挖了。灵柩发引叫“出殡”。

出殡伊始,首先要把布幡从木杆上取下来,孝子或孝孙举起布幡走在灵柩前面,作为引路。起灵后,摔丧盆子,吹喇叭,红布幡在前头引路,各种纸扎物(纸人纸马

上一页 1 2 下一页
农友们都在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