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百科 > 牡蛎养殖技术
导航

山东乳山太平洋牡蛎筏式育肥技术操作规程

作者:Julie 141

随着海洋渔业的快速发展,养殖业和捕捞业在渔业中所占的比例发生了重大变化,水产养殖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。

山东乳山太平洋牡蛎筏式育肥技术操作规程

随着海洋渔业的快速发展,养殖业和捕捞业在渔业中所占的比例发生了重大变化,水产养殖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。但滩涂养殖由于受面积及目前虾鱼病害流行等诸多因素的制约,发展的空间已很小。惟有从浅海养殖中寻求新的突破,而浅海养殖品种中,扇贝的苗种已退化严重,并且在高温季节死亡率极高,很容易造成养殖品种的全军覆没;贻贝养殖风险大,并且由于自身不适合长途运输,销路受限,从而经济效益低。鉴于实际,渔民普遍选择了浅海养殖中品质好、产量高、病害少、风险小的太平洋牡蛎养殖。它具有体型大、生长快、味美、出肉率高、适应性强等优点,是浅海滩涂牡蛎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。但由于乳山濒临黄海,坐北朝南,加之外海岛屿和海湾少,因此夏季风浪较大,再加上附着物多的影响,采取春播秋收养殖模式的浅海养殖生产屡屡受挫。特别是7、8月份台风季节,养殖区内大面积的贻贝、扇贝、牡蛎被海浪卷走,损失惨重。即便没被卷走的,上面也长满了附着物,养殖产品肥满度很低,质量低下,效益也不高。

一、概述

太平洋牡蛎筏式育肥技术是采取太平洋牡蛎筏式养殖、换季生产的新模式,为浅海水域的开发利用及牡蛎筏式养殖的发展,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。该技术是抓住了牡蛎养殖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,探索出太平洋牡蛎早春在本市进行人工育苗,4—8月份在烟台、威海、荣成等地进行前期暂养,9月至翌年4月份在本地海区进行1—2茬筏式育肥养成的生产模式,以达到充分利用当地海区育肥优势的目的。采用该技术养殖的太平洋牡蛎口感鲜美,肥满度高,病害少,无泥沙,产量比传统养殖方法有大幅度提升,更重要的是,采用该技术养殖太平洋牡蛎对海区水质无任何污染,取得了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重效益。

二、技术特点

本技术采用的换季养殖模式,由原来的春播秋收创新为秋播冬收,避开了夏季水温高、太平洋牡蛎发病率高、死亡率高的养殖时段,提高了养殖成活率。筏式育肥养殖的牡蛎增肥速度快,单位面积产量高,经济效益显著,牡蛎体表干净,肉质部充实、饱满、无泥沙,为其他方法、区域养殖的牡蛎所及,这一养殖模式还有效地解决了太平洋牡蛎生长速度缓慢,抗病能力下降的问题,对太平洋牡蛎的品质起到了很好的改善作用。本技术用半年时间在进行养殖,再让海区用半年时间空闲休整,净化了水质,减少了海区的污染,海区环境得到了充分的改善;养殖海区在休整期间,利用充足的光照和较的温度,培养丰富的基础生物,为太平洋牡蛎的育肥养殖提供了饵料保证,取得了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重效益。

三、太平洋牡蛎筏式育肥养殖方法

每年4月~6月份进行太平洋牡蛎人工育苗,然后送到烟台、威海等地进行养殖。牡蛎经过一年多的养殖,虽然个体长到商品规格,由于饵料不足,肥满度很低,出肉率仅5%~7%,然后把这样的牡蛎运回来进行养殖育肥。牡蛎育肥是从9月上旬开始投放,到10月底结束,历时两个月。牡蛎从外地运来后,通过挑拣、去杂,装入9层~10层的养殖笼里,经过60天~80天的育肥,牡蛎肥满度达到12%~15%即可收获加工,成活率为80%左右,重量可增加10%~15%,亩产量可达7000多公斤。11月底以前,可以利用收获后空出的筏架进行第二批牡蛎育肥养殖。11月、12月、1月是收获量最大的时期,最晚到4月20日,牡蛎全部养成收获,育肥养殖生产结束。

四、太平洋牡蛎筏式育肥养殖模式的优点

一是有利于饵料生物的繁殖和海区环境的改善。太平洋牡蛎育肥是利用半年时间在海区进行养殖,再让海区用半年时间空闲休整,净化了水质,减少了海区的污染。养殖海区在休整期间,利用充足的光照和较高的温度,培养丰富的基础生物,为太平洋牡蛎的育肥养殖提供了饵料保证。

二是避开了春夏两季风暴潮危害大的劣势,大大降低了养殖生产的风险。

三是解决了夏季附着物多这一棘手问题,减少了倒笼去杂等工序。

农友们都在看